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学作文 中学作文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书_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书电子版
zmhk 2024-06-06 人已围观
简介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书_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书电子版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书”方面的经验。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书”方面的经验。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书复习题3上114页第八题怎么做
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3.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书73页的数学活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书复习题3上114页第八题怎么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书复习题3上114页第八题是一道关于时针,分针的题目吧?
做之前,我们可以把一些基本的弄清楚。解法有很多种,我这里提供我的意见:
或者我们把时针和分针看成两人赛跑。其中时针的速度慢,分针的速度快。
那它们的速度如何?我们用1分钟作为单位时间,则有:
1.查找速度:分针,一分钟跑 360°/60′=6°/分钟。。时针,一分钟跑 30°/60′=(1/2°)/分钟。(课本的提示分针转动是时针的12倍,就是这样来的)
2.联系实际:3时至4时(不含3时,4时)时间段中,时针和分针只有一次重合,成平角,成直角。
3.形象化:我们将3:00作为一个起始阶段。若将它们看做赛跑,那么起始的时候就是:时针比分针多走了90°。我们设时间为 t (分钟)。则有:
重合:实际就是追赶问题,因此有:6t=90+(1/2)t. 解出 t.就可以了。
成平角:实际就是分针从后面赶上时针,且要超时针180°的距离。因此有:6t=90+180+(1/2)t
成直角:实际就是分针从后面赶上时针,且要超时针90°的距离。因此有:6t=90+90+(1/2)t
根就让你求了。其实这个就是一种转换思想,将对自己来说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为自己熟悉的模型计算,就简单了。上面就是转化为“追赶问题”来计算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102页第8题方程及答案,重金感谢!
1/7.5初一
1/5初二
解;设还需要x小时完成
(1/7.5+1/5)*1+1/7.5x=1
1/3*1+2/15x=1
1/3+2/15x=1
2/15x=2/3
x=5
1+5=6(小时)
答;共需要6小时完成
答;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课本p66到71页答案?4:解:设另一村的人数为xx (2x-3)=834x 2x-3=8343x=834 33x=837x=279较大村庄:934-279=555(人)5:解:设乙用了x时间登上山顶10(x 30)=15x10x 300=15x10x-15x=-300-5x=-300x=60甲的时间为:60 30=90分钟山的高度为:60乘15=900(米)6:解:设电机车速度为x千米/小时1/2x 1/2(5x 20)=2981/2x 5/2x 10=2983x 10=2983x=288x=96磁悬浮列车速度为:96乘5 20=5007:解:设无风风速为x,则顺风风速为(x 24),逆风风速为(x-24)2小时50分=17/6小时17/6(x 24)=3(x-24)17/6x 68=3x-7217/6x-3x=-68-72-1/6x=-140x=840航程为:3X(840-24)=3X816=2448(千米)9.解:设先由X人做2小时2/80X 8/80(X 5)=3/4(从这题开始就不写过程了,会解吧)(对不起蛤第8题忘了怎么写了,自己去查下吧)11.解:设买蓝布料X俄尺,则买黑布料(138-X)俄尺3X 5(138-8)=540解得75.63(两个哦)12解:设乙原有X只羊,甲原有(X 2)只X 2 1=2(X-1)解得乙5甲7(其实这题有4种方法,我就卜一一打了)13.解:设销售量比按原价销售是增加X这要经过好长的讲解来的0.9(1 X)=1解得1/9可=0.1111增加11.11解:设每个房间需要粉刷Xm的平方8X-50/3-10X 40/5=10解得X=5215.解:设AB两地相距XkmX-36/2=36=36/2(15题是我抄的卜知道对不对蛤)好累哇还说了一大堆话啊==b这个问题七年级上册数学答案,好难啊,辛辛苦苦回答了,给我个满意答案把 :henanlj./
七年级上册数学102页7、8、10、11题方程及答案7.
解:设无风时飞机的航速为X千米每时,得
(X+24)乘以(5除以6)=3(X-24)
解得X=840
(840-24)乘以3=2448(千米)
答:无风时飞机的航速为840千米每时,
两城之间2448千米。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人教版47页4和5题,只求题目4.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个数
235000000 188520000 701000000000 -38000000
5.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3×10∧7 , 1.3×10∧3 , 8.05×10∧5 , -1.96×10∧4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浙教版)这位朋友,你是想求数学课本,还是有其他疑问,说清楚了才能回答,是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P71页2、3题.急 很急.跪求 谢谢
8X-1 5 5 1
-3 (-----)=- ------=-- 2--------
6 2 2
-x+2x-2-3x-5=-2x-7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71页第7题1:3,就是自己赢一局,对方胜(自己输)三局,其实是输了两局,-2
3:2,自己赢三局,对方胜(自己输)两局,其实赢了一局,+1
0:3,自己没胜一局,对方胜(自己输)三局,其实输了三局,-3
3:1,自己赢三局,对方胜(自己输)一局,其实赢了两局,+2
总的净胜局数=-2+1-3+2=-2,也就是输了两局
急需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课本106页4、5题内容。4某中学的学生自己动手整修操场,如果让七年级学生单独工作,需7.5h完成;如果让八年级学生单独工作,需要5h完成。如果让七、八年级学生一起工作1h,再由八年级学生单独完成剩余部分,共需多少时间完成?
5整理一批资料,由一人做需80h完成。现在计划先由一些人做2h,在增加5人做8h,完成这项工作的3/4。怎样安排参与整理资料的具体人数?
先说明一点我数学书是人教版的,你看看进度和你们的一样不。
你还真是个马大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97面题目(截图)给悬赏就告诉你哦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119页第二题某汽车在相距70千米的甲乙两地往返行驶,由于路程中有一个坡度均匀的小山,所以去时用时2.5小时,返回使用时2.3小时,已知汽车在平地上每小时行驶30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行驶40千米,上坡时每小时行驶20千米,求的上坡路,下坡路及平地的路程?
解:设去时上坡a千米,下坡b千米,则平路是70-a-b千米
a/20+b/40+(70-a-b)/30=2.5(1)
a/40+b/20+(70-a-b)/30=2.3(2)
(1)-(2)
a/40-b/40=0.2
a-b=8
a=b+8代入(1)
解得
b=4千米
a=12千米
所以去的时候平路70-4-12=54千米,上坡12千米。下坡4千米
参考
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书73页的数学活动
知识是嘈杂的,智慧是宁静的。知识总是在卖弄,智慧却深藏不露;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1
整式的加减
一、代数式
1、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2、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里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二、整式
1、单项式:
(1)由数和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3、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
(1)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叫做降幂排列。
(2)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叫做升幂排列。
三、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前是“十”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2、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1)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合并同类项步骤:
a.准确的找出同类项。
b.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c.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4)在掌握合并同类项时注意:
a.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0.
b.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
c.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说明:合并同类项的关键是正确判断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2
图形的初步认识
一、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
2、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平面图形。
3、许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地剪开,就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
二、点和线
1、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点C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4、把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
三、角
1、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2、绕着端点旋转到角的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3、绕着端点旋转到终边和始边再次重合,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4、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
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四、角的比较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类似的,还有叫的三等分线。
五、余角和补角
1、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3、等角的补角相等。
4、等角的余角相等。
六、相交线
1、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2、注意:
⑴垂线是一条直线。
⑵具有垂直关系的两条直线所成的4个角都是90。
⑶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
⑷垂直的记法:a⊥b,AB⊥CD。
3、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
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6、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7、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有一条公共的边,另外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
8、有公共的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对顶角相等。
七、平行线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 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 方法 :
(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平行线的性质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3
式的定义
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5.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2整式的加减
1.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3.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4.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实际上是在去括号的基础上,把多项式的同类项合并。
5.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
注意:多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一般应该进行升幂(或降幂)排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4
有理数
1.1、有理数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⑵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⑶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⑴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⑵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4.绝对值:
⑴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⑵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⑶|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
5.有理数比大小:
⑴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⑵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⑷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⑸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⑹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1.2、有理数运算法则及规律
1.有理数的运算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3.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4.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5.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6.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7.有理数乘方的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1.3、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3.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4.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5.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注意:怎样算简单,怎样算准确,是数学计算的最重要的原则。
6.特殊值法:是用符合题目要求的数代入,并验证题设成立而进行猜想的一种方法,但不能用于证明。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5
一元一次方程
3.1、解一元一次方程
1.等式与等量:用“=”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注意:“等量就能代入”!
2.等式的性质: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3.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4.方程的解: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注意:“方程的解就能代入”!
5.移项:改变符号后,把方程的项从一边移到另一边叫移项.移项的依据是等式性质1。
6.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7.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8.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ax=b(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9.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整理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检验方程的解)。
3.2、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2.画图分析法——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初一人教版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 2019秋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全解读
★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大全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学习方法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活动一 1、 1个3根,2个5根,3个7根,4个9根,n个2n+1根。
2、拼第1个正方形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第2个正方形需要9个小正方形,拼,3个正方形需要16个小正方形,拼第n个正方形需要(n+1)×(n+1)个小正方形。
活动二 1、会出现。比如买100本100×2.3=230元,买101本101×2.2=222.2元。
2、如果需要100本笔记本,就买101本。
3、商场打折销售时,商品原价每个茶杯5元,买5个以上(不含5个)每个4元。
好了,关于“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书”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书”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