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小学作文 小学作文
《生活中的数学》_生活中的数学手抄报
zmhk 2024-05-30 人已围观
简介《生活中的数学》_生活中的数学手抄报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生活中的数学》”的应用场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生活中的数学》”的应用场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1.生活中的数学例子有哪些?
2.生活中的数学有哪些?
3.数学<<生活中的数>>500字作文
4.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学教学内容有哪些
5.数学论文《生活中的数学》急急急1000字以上
6.生活中的数学小知识
生活中的数学例子有哪些?
生活中的数学例子有如下:1、桌子问题:一张方桌,砍掉一个角还剩下几个角。
2、切豆腐问题: 一块豆腐切三刀,最多能切成几块。
3、切西瓜问题:一个西瓜用三刀切七份,吃完剩下八块皮,如何做到。
4、竹竿问题:5米长的竹竿能不能通过一米高的门。
5、纸盒问题:边长一米的方盒子能不能容下一米五的木棍。
6、时钟问题:经过12小时,时钟和分针重复多少次。
7、折纸问题:一张1毫米厚的纸,对折1000次,厚度有多高。
8、烙饼问题: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少用几分钟。
9、学校操场大约的面积,一件物体(一袋盐、几个苹果、一瓶墨水等)大概的重量,估计人或物的高度等。
10、为室内装修户测量并计算铺地面用多少地板砖,粉刷四壁和屋顶要购买多少涂料,需多少材料费。
生活中的数学有哪些?
生活中的数学手抄报这么画:1、首先在顶部写上“生活中的数学”当标题,可以给标题做一个创意的设计,让标题看起来更精致。
2、在底部写上数字“5、0、6”,可以给他们拟人化,右上角画一个方形的边框。
3、右下角画上一个拿着粉笔写着数字“1”的小女孩,顶部画上伞形装饰框,这样手抄报线稿就完成了。
4、下面开始上色,用蓝色涂标题,数字分别用红色、蓝色和**涂一下,雨伞用**和蓝色涂。
5、人物的衣服用红色和蓝色涂,头发用**涂,方形边框用绿色和**涂一下。
6、最后在中间画上格子线,整理一下,这样一幅好看的生活中的数学手抄报就完成了。
生活中的数学手抄报内容这么写:
同学们在绘画完有关数学的手抄报之后可能都不知道如何去填写手抄报中的内容,其实我们可以在手抄报中誊写一些数学家的介绍、学习数学的顺口溜等,下面老师就对这些信息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整理与分享,有需要的同学们可以收藏一下。
一、著名的数学家介绍
1、祖冲之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他撰写了当时世界上最科学、先进的历法——《大明历》,是历史上第一位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
2、刘徽
刘徽是魏晋时期的数学家,他创作了《九章算术注》、《海岛算经》,是我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还发现了牟合方盖、牟合方盖这两种计算球体体积和测量城池、山高、井深的方法。
3、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被人们誉为是“力学之父”,他发现了杠杆管理、浮力定律,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样的名言。
二、数学记忆口诀顺口溜
1、大于号小于号
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
2、年月日天数
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
3、多位数写法
写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哪一位上没单位,用0占位要牢记。
4、认识钟表指针
跑的最快是秒针,个儿高高,身材好。
跑的最慢是时针,个儿短短,身材胖。
不高不矮是分针,匀速跑步作用大。
5、量角方法
中心对顶点,0线对一边,一边度刻数,内外要分辨。
数学<<生活中的数>>500字作文
生活中的数学:1、工资的计算。财务收入与支出,日常的消费管理等等。
2、数学加减乘除的计算。如商品的买卖,日期的计算,时间的计算。
3、面积的计算。自家的住房面积,公园的占地面积,操场的活动面积等等。
4、骑自行车的时候用脚蹬一圈脚踏板自行车行走的米数。我们可以去测量车轮的半径,再用圆的周长公式求出来。
5、家庭生活成本计算,学习了数学以后就会在生活中不由自主的使用。经常被使用的是统筹方法,如煮饭过程中的一系列事物先后安排,都是有数学科学上的学问的。
6、计算机相关工作者,数学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C语言写程序,就需要运用排序算法(如快速排序,插入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希尔排序,桶排序,锦标赛排序等等)如果掌握《数据结构》的相关知识,就会变得非常容易。
7、统计学的计算。迟到的时候需要在执勤人员那里登记,要求写下年级班级姓名。这样学校就会知道这个星期哪个班的迟到人数最多,哪个班迟到人数最少。
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学教学内容有哪些
1.今天天气晴朗,我来到了超市购物我一进去看到了好多东西。于是我就拼命地购物马上我的筐子都满了,我就问爸爸:“你能把这里的东西算好吗?爸爸摸了一下脑袋这么多东西谁能一下子算好啊?我说我能。马上我算着脑袋都被算累了。爸爸想出了好办法去找收银圆要他来帮助我们。
来到了收银台前对阿姨说:“你能帮我算一下吗?我们用口算太难算了。请你帮我们算一下,不一会儿就算了出来,我连声赞叹说:“好,太厉害了,我就问了阿姨一句你是怎么做到的,阿姨说:”这种小事难不到我。我都是靠了手机计算的,我说我这么怎么这么笨啊,没想到这一点啊。我们清理东西好了就走了,我一直在想为什么阿姨知道这一点呢?我疑惑起来阿姨怎么会想到这一点而我就想不到呢?
等我回到家中我领悟到了,生活中也有数学就象今天发生的事情,就有数学的东西。比如你在算很多东西的时候算不清楚就用计算器如果没有计算器也可以用手机类的东西计算这些数字不就解决了吗?凡是解决数学类的东西都要靠脑袋。
所以生活离不开数学,你如果碰到数学计算难的时候就用点脑子去想办法。
2.有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我看见餐桌上有一桶汇源桃汁饮料,我正想喝时,爸爸问我:“你知道一桶桃汁饮料多少毫升?”我回答说:“100毫升——1升。”
爸爸高兴地说:“回答正确,嘉奖一杯!”我兴高采烈地倒了一杯,然后喜滋滋地喝下去。爸爸又问:“那一升倒几碗呢?”我大致地看了一下,饭碗能装25毫升,我用100÷25=4,然后我信心百倍地说:“能装4碗!”爸爸兴奋地说:“完全正确。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知识,一会儿吃完晚饭,你能再找些数学的例子吗?”“没有一点问题!”我肯定地回答。
吃过晚饭,我就在家仔细地寻找数学的例子。我先看见了“真真”牌乖乖猪纸巾纸,它的规格是:210mm×210mm,这张纸巾象手帕,难怪又叫纸手帕呢!接着,我又发现了“儿童成长纪录表”——量身高的仪器,我一量妈妈的身高:160cm;我的身高:136cm,我比妈妈矮了24cm,还需要多多吃饭哦!最后,我观察到桶装矿泉水的净含量:18.9l,我们家平均一星期喝一桶水,那一年大约喝19l×52=988(升);一桶水6元,一年花6×52=312元。
仔细观察,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领悟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没学过数学,不懂得怎样数数儿会怎么样,那样一来,就不知道自己有多高,也不知道自己花多少钱,生活将变成一团乱麻了。所以我们要好好学数学,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去。
数学论文《生活中的数学》急急急1000字以上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第二单元《比较》。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经历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并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中,体会学会有条理的表示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3、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10以内的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感受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的技能;通过整理加、减法算式,并探索其间规律性的活动,培养与发展数感。
4、第七单元《加减法〈二〉》。经历表示11--20的数的具体操作及其概括过程,初步体会用十进制记数的位值原理,会数、读、写20日内数,掌握它们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学会20以内的进位和退位,逐步的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第八单元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回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第六单元《认识物体》。通过对实物和模型的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能直观辨认它们的形状是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能直观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等立体图形。
生活中的数学小知识
游戏中的数学
一天,熙熙姐姐交给我们一个游戏:两人轮流从1—10按顺序报数,每次只能报1、2或3个数,谁先报到10,谁就赢了。
大家都想将对方“打倒”,但是,怎样才能让自己百分之百的胜利呢?这个问题总在我的脑海中回荡,使我疑惑不解。
回到家,我在小篮子里挑了十个石子,准备新手操作一下。我把爸爸叫来,让爸爸和我一起做这个游戏。我找来一支笔和一本本子,将我做的每一步记录下来。规则是这样的:我和爸爸轮流拿石子,最多拿3个,最少拿1个,谁拿到最后一个,谁就赢了。
第一场我失败了。原来,爸爸先拿,爸爸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输的“很惨”;第二场我先拿,我居然赢了……
我将记录反复看了几遍,终于发现,我用最大的和最小的数相加:即1+3=4,又用了石子总数除以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和,也就是10÷4=2…2,如果有余数,就我先拿,余数是几就那几个石子,如果没有余数,让对方先拿。现在余数是2,就拿2个石子,剩下的每次拿的石子和对方拿的和是除数3,我就可以必胜了。
为了保证答案的准确性,我又拿了28个石子和爸爸重新玩,有了上面的规律,我果然战无不胜!!!
原来,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它们正等着你去发现呢!
1. 生活中有哪些数学知识,请列举,字要多一点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的数学问题,这些数学问题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实生活中,数学游戏有很多,比方说小朋友在打扑克时快算二十四、数学填框游戏,就连赵本山的小品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数学游戏.如“树上七个猴,地上一个猴,一共几个猴.”等等生活中的例子.这些游戏构成了我们生活中五彩缤纷的画卷.我们每天早上一起来,首先是对一天的事情进行一下比较简单的计划,一天中要干哪些事情,需要什么时间完成,这一天的预算支出、收入各多少;有了一个初步的打算以后,开始对一天的工作进行实施;一天的工作进行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计算、预算即数学.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接下来的是对这一天进行的小结,小结是通过一个一个的数学运算进行的,运算的结果是一个个比较直观的数字.我们现实生活中,购物、估算、计算时间、确定位置和买卖股票等等都与数学有关.可以说,数学在人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数学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无论人们从事什么职业,都不同程度地会用到数学的知识与技能以及数学的思考方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这种需要更是与日俱增.无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天气预报、储蓄、市场调查与预测,还是基因图谱的分析、工程设计、信息编码、质量监测等等,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持.而且,数学是和语言一样的一种工具,具有国际通用性.可以说,自然界中的数学不胜枚举,如蜜蜂营造的蜂房,它的表面就是由奇妙的数学图形——正六边形构成的,这种蜂房消耗最少的材料和时间;城市里的下水道盖都有是圆形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人行道上,常见到这样的图案,它们分别是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或正六边形的地砖铺成的,这样形状的地砖能铺成平整无孔隙的地面.这里面竟有一个节约的数学道理在里面呢?再比如,100户人家要安装电话,事实上并不需要100条电话线路,只要允许有一些时间占线,就能大大节约安装成本,这正体现了数理统计的作用.因此,生活与数学是分不开的,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是生活的缩影.在一年要结束的时候,商人在谈论中说我这一年的收入是多少,与去年相比怎么样;农民也在谈论这一年中收入多少粮食;工人也在谈论在这一年的收入与支出是否相当,有多少存款;军人谈论这一年中训练成绩如何,提高了多少成绩;而学生的学习成绩则是对一位教师一年来辛苦工作的衡量标准;单位也在做这样那样的总结.一年的结束是这样的,下一年的开始同样也要有一个预算;一天、一个月、一个季度、一个阶段人们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等等,都在用数学的方法对他们在不同时间、地点、空间、人员、事务等等上做一定的运算后,得出一个直观的数字标示量,作为一个目标、结论、预算、程度等等.总之,生活中的数学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数学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是生活中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不可忽视生活中的数学,要重视它并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它.。
2. 生活中有哪些数学小常识啊
这是一个有趣的数学常识,做数学报用上它也很不错。
人们把12345679叫做“缺8数”,这“缺8数”有许多让人惊讶的特点,比如用9的倍数与它相乘,乘积竟会是由同一个数组成,人们把这叫做“清一色”。比如:
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18=222222222
12345679*27=333333333
……
12345679*81=999999999
这些都是9的1倍至9的9倍的。
还有99、108、117至171。最后,得出的答案是:
12345679*99=1222222221
12345679*108=1333333332
12345679*117=1444444443
… …
12345679*171=2111111109
也是“清一色
3. 生活中的数学学问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9生活中。
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
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
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
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 生活中的数学 林飞 生活是数学的发源地,是数学的根,因此,数学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其产生的踪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长期以来,为什么一些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其主要原因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太远,故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抽象难学。现在的新教材克服了这一弊端。
它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题材丰富多采,呈现形式多样,并引导学生去探究一些数学问题。这一切正符合小学生好奇、好思、喜新的心理特点。
根据新教材的要求,我在教学中竭力让数学贴近儿童的生活,注重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结合本人实践,谈几点认识。
1、素材来源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时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例如在教学《克和千克的认识》:一开始就从学生身边选择素材并制成录像片段作为课堂引入,这三段录像分别是学生称体重、农民卖菜和在水果摊买水果。使学生通过对熟悉的生活场景的回顾,感受到质量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消除对这一知识的距离感。
此外,整堂课从教具到学具都取之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品,当学生看到自己喜欢吃的某一样食品或是非常熟悉的生活必须品出现在课堂上的时侯,那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会使他们的情绪空前高涨,从而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在练习的环节中,我有意识的布置了一个课后实践题“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跟爸爸妈妈到菜场或超市去了解一些物品的重量,并记录下来,从而将我们的数学小课堂和社会这个大课堂联系起来,使学生再一次感悟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并在社会实践中进一不形成和巩固重量概念。
2、注重生活经验 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尊重和承认"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如果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能正确地加以分析,也许就很难准确地把握住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学很可能会回到"灌输"的老路上去。着力实施一种"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数学教学",也正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
4. 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
5. 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100字3篇要快,急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和爸爸妈妈在家里看电视,电视上正在播放一场蓝球比赛。
看了一会儿,爸爸突然对我说:“祺祺,我来考你一个数学问题,看看你会不会?”我张口就说:“好的,没问题。”爸爸想了一下,说到:“假设红队一分钟投8个球,蓝队一分钟投6个球,他们一起投了8分钟之后,蓝队提高命中率一分钟投10个球,红队由于体力不支减少投球只数一分钟投6个球,问多少分钟后红队和蓝队投进的只数相同?” 我想了一会儿没做出来,过了好长时间他还是没想出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实在想不出来,只得不好意思地说:“没了草稿本,我做不出来。”我知道,就算我有草稿本也未必做得出来。
这个时候,妈妈对我说:“原来红队一分钟比蓝队多投进2个,一共投了8分钟,也就是8*2=16(个);后来蓝队反超每分钟比红队多投4个,那么16个球要投几分钟呢?16÷4=4(分钟),要4分钟才能追上。”我说:“原来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呢?”爸爸笑着说“简单嘛?这说明你考虑的思路有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去发现事物,找出它们的规律,那你就会觉得生活中的数学比课堂上讲有意思多了。”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确实是无处不在,生活中、学习中到处都有。
从此,我就更加喜欢数学了! 评论(2)3148 其他回答(2) 热心问友 2009-08-04 动物数学 气象学家Lorenz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Taxas州引起龙卷风?」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差一点点,结果会很不稳定,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就像我们投掷骰子两次,无论我们如何刻意去投掷,两次的物理现象和投出的点数也不一定是相同的。
Lorenz为何要写这篇论文呢? 这故事发生在1961年的某个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办公室操作气象电脑。平时,他只需要将温度、湿度、压力等气象数据输入,电脑就会依据三个内建的微分方程式,计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气象数据,因此模拟出气象变化图。
这一天,Lorenz想更进一步了解某段纪录的后续变化,他把某时刻的气象数据重新输入电脑,让电脑计算出更多的后续结果。当时,电脑处理数据资料的数度不快,在结果出来之前,足够他喝杯咖啡并和友人闲聊一阵。
在一小时后,结果出来了,不过令他目瞪口呆。结果和原资讯两相比较,初期数据还差不多,越到后期,数据差异就越大了,就像是不同的两笔资讯。
而问题并不出在电脑,问题是他输入的数据差了0.000127,而这些微的差异却造成天壤之别。所以长期的准确预测天气是不可能的。
参考资料:
阿草的葫芦(下册)——远哲科学教育基金会 2、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
“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
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生活时报) 评论(1)62 白云 8级 2009-08-04 1.问:用平底锅每次煎两个饼,每煎熟一个饼正反面各需1分钟,因此一只饼从入锅到煎熟共需要2分钟,照这样,煎三个饼到少要用多少分? 答:3分钟。
第一分钟,先煎两个饼; 第二分钟,把一个饼翻过来,取出另一个饼,再放入一个新饼; 第三分钟,取出两面都煎好的一个饼,把另一个饼翻过来,再放入刚才已经煎了一面的饼。 2.问:某地的海水1000千克含盐3千克,1千克海水含盐多少千克?10千克的海水呢? 答:3÷1000=0.003千克 3.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一种交通工具——自行车,而自行车的车轮都作成圆形的,你知道为什么吗?能运用有关知识简单说一说车轴为什么要放在轮子的中心处? 答:为了使骑起来平稳 轴心到地面距离要不变,所以轮子是以轴心为圆心的圆,所以自行车的车轮都作成圆形的,车轴要放在轮子的中心处。
评论(1)43 相关知识 有关数学的生活中的小故事 9 2012-06-29 要生活中的数学趣味小故事 4 2013-06-15 数学故事大全 10 2012-06-18 数学小故事(短的) 1 2014-07-06 求10个数学小故事 要短的 6 2013-08-10 更多生活中关于数学的事生活中关于数学的事生活中关于数学的事相关知识>> 相关搜索 生活中的数学小常识生活中的数学故事。
6. 生活中的数学小知识:猫咪睡觉时为什么把
生活中的数学小知识:猫咪睡觉时为什么把身体蜷成团? 一到冬天,一个个“猫饼”、“狗团子”就开始出现了。
.就算室内很暖和,它们还是喜欢团成球。每次看到毛球们团成一个圈圈睡觉,都好想问它们这样头贴着 *** 的奇葩姿势到底舒服嘛!其实维持这个姿势睡觉并不舒服,可是为什么毛球们还喜欢这样呢?今天就和极客数学帮一起去看看生活中的数学科普吧。
睡觉时,我们可以做个试验:先把身体蜷成一团,再将身体伸展开,相信你马上就能得出结论:第一个姿势比较暖和。猫咪睡觉时把身体蜷成团也是这个道理,因为这样能使身体暴露在冷空气中的面积大大缩小,散发的热量也最少,当然也就更暖和。
如果猫咪也是数学家,它就会这样总结: 体积相同时,球体的表面积最小。 当然,猫咪并不懂得什么数学原理,它只是在漫长的时间里进化出了与环境最相宜的行为方式,这是大自然的智慧。
大自然并不偏心,这种美妙的智慧同样也赐予了很多动物、植物。比如蜘蛛就在它的丝网上写下来好多秘密。
蜘蛛网匀称、复杂、美丽,就算是木工师傅使用圆规和直尺也难以媲美,而当科学家用数学方程和坐标系来研究蜘蛛网时,他们惊呆了:平行线段、全等对应角、对数螺线、悬链线和超越线……这些复杂的数学概念,竟然都应用在了这小小的蜘蛛网上——不!与其说是蜘蛛应用了数学原理,倒不如说是人们从蜘蛛网的精妙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智慧! 比蜘蛛还要小的珊瑚虫,其身体就是一本大自然的史书,它们每天在体壁上记下一条环纹,一年就是365条,遇到闰年就是366条,精确无比。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发现,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3739在3.5亿年前,珊瑚虫的身体上每年有400条环纹,这说明当时地球上的一昼夜只有21.9小时,一年有400天。
如果不是这些珊瑚虫,人类又怎能重现几亿年前地球的模样呢? 而我们熟知的黄金分割0.618,也并不是专属于《蒙娜丽莎》和《维纳斯》的——确切地说,是艺术家向大自然学习,才创造出了美的作品。仔细观察一片枫叶,你会发现,它的叶脉长度和叶子宽度的比例,近似0.618。
蝴蝶身长和翅宽的比例,鹦鹉螺壳上相邻螺旋的直径比例,也都接近0.618。 就连我们最喜欢画的图案——五角星,其美感也是从数学而来的。
我们可以找一张正五角星的,拿尺子量一量,算一算。你将会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五角星上的每一条线段都符合点黄金分割。
而在自然界中,海星、杨桃、茑萝等也都是完美的五角星形。 生活中不缺乏数学,仔细观察,热爱数学,你也是数学家哦。
7. 关于数学的小知识
负数的发现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相反意义的量。
比如,在记帐时有余有亏;在计算粮仓存米时,有时要记进粮食,有时要记出粮食。为了方便,人们就考虑了相反意义的数来表示。
于是人们引入了正负数这个概念,把余钱进粮食记为正,把亏钱、出粮食记为负。可见正负数是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据史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正负数的概念,掌握了正负数的运算法则。人们计算的时候用一些小竹棍摆出各种数字来进行计算。
这些小竹棍叫做“算筹"算筹也可以用骨头和象牙来制作。 我国三国时期的学者刘徽在建立负数的概念上有重大贡献。
刘徽首先给出了正负数的定义,他说:“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说,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要用正数和负数来区分它们。
刘徽第一次给出了正负区分正负数的方法。他说:“正算赤,负算黑;否则以邪正为异"意思是说,用红色的小棍摆出的数表示正数,用黑色的小棍摆出的数表示负数;也可以用斜摆的小棍表示负数,用正摆的小棍表示正数。
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一世纪)中,最早提出了正负数加减法的法则:“正负数曰: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其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入负之。"这里的“名"就是“号",“除"就是“减",“相益"、“相除"就是两数的绝对值“相加"、“相减",“无"就是“零"。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正负数的加减法则是:同符号两数相减,等于其绝对值相减,异号两数相减,等于其绝对值相加。零减正数得负数,零减负数得正数。
异号两数相加,等于其绝对值相减,同号两数相加,等于其绝对值相加。零加正数等于正数,零加负数等于负数。
" 这段关于正负数的运算法则的叙述是完全正确的,与现在的法则完全一致!负数的引入是我国数学家杰出的贡献之一。 用不同颜色的数表示正负数的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
现在一般用红色表示负数,报纸上登载某国经济上出现赤字,表明支出大于收入,财政上亏了钱。 负数是正数的相反数。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夏天武汉气温高达42°C,你会想到武汉的确象火炉,冬天哈尔滨气温-32°C一个负号让你感到北方冬天的寒冷。
在现今的中小学教材中,负数的引入,是通过算术运算的方法引入的:只需以一个较小的数减去一个较大的数,便可以得到一个负数。这种引入方法可以在某种特殊的问题情景中给出负数的直观理解。
而在古代数学中,负数常常是在代数方程的求解过程中产生的。对古代巴比伦的代数研究发现,巴比伦人在解方程中没有提出负数根的概念,即不用或未能发现负数根的概念。
3世纪的希腊学者丢番图的著作中,也只给出了方程的正根。然而,在中国的传统数学中,已较早形成负数和相关的运算法则。
除《九章算术》定义有关正负运算方法外,东汉末年刘烘(公元206年)、宋代扬辉(1261年)也论及了正负数加减法则,都与九章算术所说的完全一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元代朱世杰除了明确给出了正负数同号异号的加减法则外,还给出了关于正负数的乘除法则。
负数在国外得到认识和被承认,较之中国要晚得多。在印度,数学家婆罗摩笈多于公元628年才认识负数可以是二次方程的根。
而在欧洲14世纪最有成就的法国数学家丘凯把负数说成是荒谬的数。直到十七世纪荷兰人日拉尔(1629年)才首先认识和使用负数解决几何问题。
与中国古代数学家不同,西方数学家更多的是研究负数存在的合理性。16、17世纪欧洲大多数数学家不承认负数是数。
帕斯卡认为从0减去4是纯粹的胡说。帕斯卡的朋友阿润德提出一个有趣的说法来反对负数,他说(-1):1=1:(-1),那么较小的数与较大的数的比怎么能等于较大的数与较小的数比呢?直到1712年,连莱布尼兹也承认这种说法合理。
英国数学家瓦里承认负数,同时认为负数小于零而大于无穷大(1655年)。他对此解释到:因为a>0时,英国著名代数学家德·摩根 在1831年仍认为负数是虚构的。
他用以下的例子说明这一点:“父亲56岁,其子29岁。问何时父亲年龄将是儿子的二倍?"他列方程56+x=2(29+x),并解得x=-2。
他称此解是荒唐的。当然,欧洲18世纪排斥负数的人已经不多了。
随着19世纪整数理论基础的建立,负数在逻辑上的合理性才真正建立。
好了,今天关于“《生活中的数学》”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生活中的数学》”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